原创YujuanLi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患者发生这几种危象该怎么办?一文读懂内分泌五大危象及其临床处理!
垂体危象
诱因:
各种应激,如感染、腹泻、呕吐、失水、饥饿、寒冷、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手术、创伤、麻醉及使用镇静药、安眠药、降糖药等。
临床表现:
1.高热型(40℃);2.低温型(30℃);3.低血糖型;4.低血压、循环虚脱型;5.水中毒型;6.混合型。
各种类型可伴有相应的症状,突出表现为高热、循环衰竭、休克、恶心、呕吐、头痛、神志不清、谵妄、抽搐、昏迷;也可出现皮肤苍白及干燥、低血压、低体温、黏液性浮肿、心动过缓等。
临床处理:
1.补充葡萄糖、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以50%葡萄糖40~80ml静脉注射,继以5%葡萄糖盐水持续静滴;严重低钠者需予高浓度氯化钠溶液。
2.补充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50~mg,q6h(每六小时一次),静脉滴注;每日用量:~mg。
3.去除诱因:积极抗感染、纠正休克等。
4.慎用镇静药、安眠药、麻醉剂、中枢神经抑制剂及降糖药。
5.低体温患者应用毛毯保温,并在使用糖皮质激素后予小剂量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危象
诱因:
感染、创伤、手术、分娩、过劳、大量出汗、呕吐、腹泻、失水或突然中断糖皮质激素治疗等。
临床表现:
1.多数患者出现发热,体温可达40C,偶有患者出现严重的低体温;
2.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腹痛;
3.脱水、直立性低血压、低血容量休克、心动过速、四肢厥冷,严重时可有烦躁不安、谵妄、昏迷;
4.低血糖、低血钠等。
临床处理:
1.去除诱因、治疗原发病。
2.补充液体:第一个24h补充5%葡萄糖盐水0-0ml,同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3.补充糖皮质激素:立即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mg,以后mg,静脉滴注,q6h,24h共补mg;第2、3天减量至mg/d,分次静脉滴注;随病情好转,继续减量至mg/d;继而减量至mg/d。呕吐症状停止后可开始进食的患者,可改为口服;病情稳定后在4-7d减量至维持量。
4.补充盐皮质激素:如用氢化可的松后,血压仍不能回升、或者伴有低钠血症,可予口服氟氢可的松0.05-0.20mg/d。
5.对症治疗:降温、给氧,伴有低血糖症状时可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
甲状腺危象
诱因:
感染、手术、创伤、精神刺激、应激、停用抗甲状腺药物、I治疗、使用胺碘酮或含碘造影剂等
临床表现:
1.原有症状体征明显加重;
2.高热或过高热(一般体温超过39℃),同时有大汗;
3.心动过速(次/min以上)或心律失常,特别是房颤和室上性心动过速。
4.烦躁、焦虑不安、谵妄;5.恶心、呕吐、腹泻;严重者可有心衰、休克、昏迷。
临床处理:
1.去除诱因。
2.抗甲状腺药物丙硫氧嘧啶(PTU),首次mg口服或经胃管注入,继之mgq8h(每8小时一次)治疗。
3.碘剂:复方碘溶液5滴,q6h(服用PTU1小时后使用),或碘化钠1g溶于ml液体中,静脉滴注,1-3g/d;一般用3-7d后可停药。
4.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20-80mg每4-6小时口服;应注意心功能不全或心脏传导阻滞、支气管哮喘等禁忌证患者不可用。
5.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首剂mg静脉滴注,继以mgq8h静脉滴注;也可用地塞米松治疗。
6.对上述治疗不满意时可以采用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血浆置换等方法。
7.对症治疗:吸氧、镇静、降温(避免用乙酰水杨酸类)等。
甲减危象(粘液性水肿昏迷)
诱因:
感染(占35%)、外伤、手术、心肌梗死、心衰、脑血管意外等,寒冷、低体温也会引起甲减危象。
临床表现:
1.低体温、低血压、低血糖(三低)、呼吸减慢、心动过缓、四肢肌肉松驰、反射减弱或消失;
2.嗜睡、精神异常、木僵甚至昏迷;
3.低血钠和水中毒。
临床处理:
1.去除诱因、治疗原发病。
2.补充甲状腺激素:左甲状腺素钠(L-T4)首次-ug,以后每日注射1.6ug/kg,病人清醒后改为口服。如无注射剂,可予片剂鼻饲。
3.有条件时,予静脉注射碘塞罗宁(L-T3)首剂5-20ug,后维持量2.5-10ugq8h。
4.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mg/d,患者清醒后逐渐减量。
5.吸氧、保温(避免用电热毯其可致血管扩张,血容量不足)、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
6.根据需要进行补液,但是入水量不宜过多,并监测心肺功能、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尿量等。
高钙危象
临床表现:
1.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胀、消化不良、便秘、恶心、呕吐;
2.心血管系统:可引起血压升高、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QT间期缩短,ST-T段改变,严重时可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
3.神经精神系统:可引起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乏力、倦怠、忧郁等;
4.泌尿系统:口干、多饮、多尿、夜尿增多;肾结石、肾功能减退等;
5.骨骼系统:早期可出现骨痛,长期可出现椎体压缩、骨骼畸形,易发生病理性骨折。
临床处理:
1.扩容:每天给予4-6L生理盐水,输液同时密切观察电解质和心功能。
2.利尿:呋塞米40-60mg静脉滴注(避免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因其有升血钙作用),同时适当补充镁和钾。
3.二磷酸盐类:唑来膦酸4mg+ml液体静脉滴注15min以上;帕米磷酸钠30-60mg+ml液体静脉滴注4h以上;伊班磷酸钠2-4mg+ml液体静脉滴注2h以上。
4.降钙素:鲑鱼降钙素用量2~8U/(kgd);鳗鱼降钙素0.4-1.6U/(kgd)皮下或肌内注射,每6-12小时一次。
5.糖皮质激素:短期内可降低血钙,但长期应用反而引起血钙继发性升高,病情紧急可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
6.透析:使用低钙或无钙透析液进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当血钙降至3.25mmol/L以下时相对安全。
7.活动:卧床的患者应尽早活动,以避免和缓解长期卧床造成的高钙血症。
参考文献:
1.肾上腺危象的识别和处理[J].临床内科杂志年第9期
2.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J].中华内科杂志7年第10期
3.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治指南[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年第2期
4.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年第3期
5.陈家伦主编.临床内分泌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文首发丨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本文作者丨YujuanLi
审核
主治医师徐乃佳
责任编辑丨Amelia
-------
原标题:《纯干货:内分泌常见五大危象及临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