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论个人的全面发展纪念资本论

摘要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历史性地考察了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条件下,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工具,智力受到摧残,造成了个人的片面发展。但大工业生产又要求个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生产劳动与教育的结合是造就个人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马克思的科学论断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其关于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分工、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的观点仍不过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大工业的普遍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应当遵循的普遍规律;其关于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为终身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简介

顾明远,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

我第一次读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在年,那时我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学校为全校师生开设了两门公共课,一门是社会发展史,由侯外庐教授讲授;一门是政治经济学,由胡明教授讲授。以后在苏联学习,政治经济学是重点课程,要学习两年四个学期,每周四节课,自然又要读《资本论》。回国以后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讲到马克思教育思想时也总要提到《资本论》。但是,似乎并没有学透学懂。今天再一次阅读《资本论》,感到又有一些新的体悟。

《资本论》中马克思对个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考察

《资本论》是一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和发展的著作,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里写的:“这部著作是我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但谈到资本主义生产,总要谈到人,而且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进程,改变了个人的地位和作用。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个人的全面发展做出了深刻的考察和分析。

(一)大工业机器生产把人变成机器的工具

在《资本论》第十三章,马克思集中讨论了生产和人的关系。马克思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进行了考察,认为由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社会生产劳动分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已经不是抽象意义上的人,而是经济范畴的人,是背负着阶级关系的人。马克思在序言中说:“不过这里涉及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所以,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时,用了很长篇幅谈到资本主义生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特别是对妇女和童工的摧残,同时也指出未来教育的出路。可以说,《资本论》第十三章集中反映了马克思对教育的看法和观点。

在《资本论》第十三章中,马克思首先澄清了“工具”和“机器”两个不同的概念。人所以从猿变成人,是从人会制造工具开始的。所以,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劳动。马克思讲道:“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节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了他自身的自然。”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是创造性的,是从创造工具开始的,人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都是为了生存和发展。但是,到了资本主义机器生产阶段,在资本主义劳动分工条件下,就不仅仅是人利用工具生产了,而是人变成机器的工具了。机器生产使劳动简单化了。马克思运用印刷生产来说明。印刷品过去是由一个手工业者用自己的工具来完成的。现在由机器来完成,每小时可以制成多个信封。而工人只要简单地把纸送到机器上就可以了。“机器成了一种使用没有肌肉力或身体发育不成熟而四肢比较灵活的工人的手段。”

在马克思看来,大工业生产使劳动变得简单,生产力得到了提高,社会分工更加细化,但在这种分工条件下,一方面,人利用机器来完成生产过程;但另一方面,人也变成机器的工具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的自然属性,增加了经济属性和阶级属性,正是这种变化,影响着人的发展。

(二)大工业机器生产摧残了人的智力

大工业机器生产带来的简单劳动给使用廉价的妇女和童工提供了条件。“机器用没有肌肉力或身体发育不成熟而四肢比较灵活的工人的手段。因此,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第一个口号是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马克思用了大量的事实,说明工厂雇用大量的妇女和童工,工人家庭受到破坏,妇女受到压迫、儿童受到摧残。“为资本家进行的强制劳动,不仅夺去了儿童游戏的时间,而且夺去了家庭本身通常需要的、在家庭范围内从事的自由劳动的时间。”马克思充分揭露了资本家对童工的摧残。他们雇用的童工年龄越来越小,劳动的时间越来越长,身体受到摧残,儿童死亡率极高,儿童的智力受到破坏。马克思指出,“把未成年人变成单纯制造剩余价值的机器,就人为地造成了智力的荒废——这和自然的无知完全不同,后者把智力闲置起来,并没有损害它的发展能力、它的自然肥力……”也就是说,机器摧残了妇女和儿童的身体,而且特别是摧残了儿童、少年的智力。虽然英国议会最后不得不在工厂法中规定:“受初等教育是‘在生产上’使用14岁以下儿童的法定条件。”但仍然徒有其名,工厂主反对这个教育法令。马克思运用工厂视察员的报告揭露了工厂主违背教育条款的行为。工作日延长到超过一切自然界限,劳动强度不断加强。

机器生产出现了劳动的分工。“在自动工厂里重新出现分工,但这种分工首先就是把工人分配到各种专门机器上去……在那里,他们在并列着的同种工作机上劳动”,“机器上面的一切劳动,都要求训练工人从小就学会使自己的动作适应自动机的划一的连续的运动”。马克思指出,“机器劳动极度地损害了神经系统,同时它又压抑肌肉的多方面运动,侵吞身体和精神上的一切自由活动”。由于只用一种肢体进行劳动,工人不仅智力受到荒废,而且肢体也受到伤害,使人变成畸形发展的人。

一方面,大工业机器生产使更多妇女参与到社会生产中成为可能,对妇女解放、增加社会劳动生产力有着积极意义;但另一方面,在马克思看来,大机器生产对人的发展的限制和影响也波及了妇女,对家庭生活、传统家庭“自由劳动”也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马克思认为,未成年人参与到大工业机器生产中造成了“智力的荒废”和身体的伤害。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之后,随着社会民主化的发展,雇佣童工逐渐受到了更严厉的法律限制,实际上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自我修正。而大工业机器生产对人的智力的摧残也引起了更广泛的







































中医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海南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hqd.com/tslf/78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