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疾病(一)
专业综合-代谢、内分泌系统-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疾病为内外科的综合,内容较多,本次以甲状腺的基础和甲亢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为主,治疗等内容下次讲解。
一、甲状腺的解剖与临床联系1.位置:
颈前、甲状软骨下方;
2.形态:
左右侧叶+峡部;
3.血供:
支配甲状腺的动脉
甲状腺的静脉回流
甲状腺上动脉←颈外动脉
甲状腺上静脉→颈内静脉
甲状腺下动脉←锁骨下动脉
甲状腺中静脉→颈内静脉
甲状腺最下动脉←无名动脉或主动脉弓
甲状腺下静脉→无名静脉
△注:颈部A损伤的并发症→假A瘤、皮下血肿、纵膈血肿、呼吸困难;
4.神经支配及损伤时的临床表现:
(1)迷走神经发出喉上神经及喉返神经支配甲状腺;
(2)喉上神经分内支和外支;
(3)喉返神经分前支和后支,损伤后的临床表现见下表;
神经
支配
损伤后临床表现
喉上神经内支
声门裂以上喉粘膜的感觉
喉部粘膜感觉丧失;进食或饮水时误咽
喉上神经外支
环甲肌
环甲肌瘫痪,引起声带松弛,音调↓
喉返神经前支
声带内收肌、除环杓后肌外的其余喉肌
一侧后支伤------可无症状
一侧前支或全支伤------大多声嘶
两侧后支伤------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两侧前支伤或全支伤------失音、呼吸困难
喉返神经后支
声带外展肌、环杓后肌
5.甲状腺滤泡:
富含胶质→含有甲状腺激素的甲状腺球蛋白(TG);
6.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细胞):
分泌降钙素;
7.颈部相关淋巴结:
前上纵隔淋巴结与甲状腺癌转移关系密切;
二、甲状腺的生理与临床联系1.甲状腺激素的产生和分泌:
(1)碘入胞氧化:血浆碘离子(I-)→甲状腺滤泡上皮→氧化为I2
(2)T3、T4的合成:I2与TG上酪氨酸结合→MIT(1个碘)、DIT(2个碘)→T3(1+2)或T4(2+2);
(3)储存与分泌:T3、T4以胶质形式储存在甲状腺滤泡腔,重吸收到细胞内并酶解后胞吐入血;
2.游离甲状腺激素(FT3、FT4)与结合甲状腺激素(TT3、TT4):
(1)TT3、TT4:与结合球蛋白(TBG)结合→无生理活性,不被代谢/被肾排泄,保持FT3、FT4稳定;
(2)FT3、FT4:游离型,有生理活性,能更好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
3.T3、T4的转换与作用:
(1)合成与分泌T4(占90%)>T3(占10%),但T3生理活性更强,更新也快;
(2)T4主要转化为T3,而很少直接起作用;
4.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1)兴奋(类比甲状腺功能低下):
下丘脑释放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兴奋作用
腺垂体产生TSH(促甲状腺素),TSH↑
↓兴奋作用
甲状腺滤泡合成分泌T3、T4
(2)反馈抑制(类比甲状腺功能亢进):FT3、FT4过高→抑制TRH、TSH分泌(TRH↓,TSH↓);
(3)Wolff-Chaikeff效应:碘摄入过量→碘活化、酪氨酸碘化过程暂时性抑制→避免产生过量T3、T4;
①此时继续供碘:抑制作用消失,T3、T4正常生成→避免高碘饮食导致甲低;
②此时供碘不足:甲状腺加强碘转运→碘吸收率↑→合成分泌T3比率↑
5.甲状腺素的作用:
(1)↑全身组织细胞的氧消耗及热量产生;
(2)促进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分解;
(3)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组织分化,此作用与机体的年龄有关,年龄越小,甲状腺素缺乏的影响越大,胚胎期缺乏常影响脑及智力发育,可致痴呆,同样也对出生后脑和长骨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
(4)T3作用于垂体细胞,可使生长激素分泌↑,还使已释放的生长激素发挥最大的生理效应;
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病因:
各种原因导致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水平过多;
(1)甲状腺性甲亢:各种原因导致甲状腺自身功能增高;
(2)甲状腺自身功能不增高的甲状腺毒症;
△注:常见情况,Graves病>结节性甲状腺中伴甲亢;
2.临床表现:
(1)代谢亢进级多系统兴奋性↑;
(2)甲状腺肿大:以Graves病为例,弥漫、对侧性肿大,质软、光滑、无触痛,可随吞咽移动;
(3)眼征:眼球突出,瞬目减少,上睑退缩,眼裂增大,双眼炯炯有神等;
(4)脉快有力(常>bpm)、脉压↑(主要因收缩压↑)最为重要;(5)其他:可有皮肤色素沉着、变黑,可有糖尿病,可有胫前粘液性水肿、杵状指;
△注:
①Graves病甲状腺肿大程度、眼球突出程度均与甲亢轻重无关;
②脉搏的改变可作判断病情程度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标志;
3.甲亢的特殊类型:
(1)甲状腺危象;
(2)甲状腺毒症性心脏病;
(3)淡漠型甲亢;
(4)T3型甲亢;
(5)妊娠期甲亢;
(6)Graves眼病;
4.甲亢常用的特殊检查:
(1)基础代谢率(BMR)测定:基础代谢率=(脉率+脉压)-(脉压单位为mmHg);
①正常值为士10%;
②上升至+20%~30%为轻度甲亢;
③上升至+30%-60%为中度;
④上升至+60%以上为重度;
(2)甲状腺摄I率的测定:
①正常甲状腺24小时内摄取的I量为人体总量的30%~40%;
②如果在2小时内甲状腺摄取I量>25%,或在24小时内>50%,且吸I高峰提前出现,均可诊断甲亢;
(3)血清中T3和T4含量的测定:甲亢时,血清T3可高于正常4倍左右,而T4仅为正常的2倍半;因此,T3测定对甲亢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4)血清TSH测定:比测FT3、FT4TT3、TT4更敏感,常用于甲亢/甲低的诊断和治疗监测;
①TSH↑→甲低;
②TSH↓→甲亢;
③甲亢病人TSH↑至正常→甲亢缓解;
(5)甲状腺自身抗体:
①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诊断自身免疫性在甲状腺疾病(如Graves病);
②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意义同TPOAb;
③TSH受体抗体(TRAb):诊断、鉴别Graves病的指标之一;
④TSH受体刺激抗体(TSAb):多数新诊断Graves病患者此抗体阳性;;
△注:BMR和脉率、脉压一样,可作为判断甲亢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的标志;但T3、T4的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并不成比例;
5.诊断与鉴别:
(1)甲亢的诊断:
①高代谢症状、体征(淡漠型甲亢此表现不明显);
②甲状腺肿大;
③血清TT3、TT4↑,TSH↓;
(2)Graves病诊断:①②必备,③④⑤辅助诊断;
①甲亢诊断成立;
②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触诊、B超证实,少数可无);
③眼突、其他浸润性眼征;
④胫前粘液性水肿;
⑤TRAb、TSAb、TPOAb阳性;
(3)鉴别:
甲亢分类
原发性甲亢
继发性甲亢
高功能腺瘤
发病率
90%以上
5%左右
5%以下
发病年龄
20~40岁多发
40岁以上多发
无特殊
发病时间
甲状腺肿与甲亢症状
同时出现
病人先有结节性甲状腺肿多年
以后才出现甲亢症状
甲状腺内单发的自主性高功能结节
发病地区
近海地区
单纯甲状腺肿流行区
无特殊
肿块特点
两侧甲状腺弥漫对称性肿大
无痛,质软光滑,上下活动
多由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而来
结节状肿大,两侧不对称,活动
单个小结节,有时不能触及肿块
结节周围的甲状腺组织萎缩
特征
常伴突眼
又称突眼性甲状腺肿
无突眼
常并发心肌损害
无突眼
甲状腺素分泌不受调节
中药可以治愈白癜风吗白癜风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