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是第23个全国碘缺乏病宣传日。缺碘究竟有什么危险?中国人还该补碘吗?食用碘盐、碘摄用过量会导致甲状腺癌?日前,国家卫计委刊文对这些问题进行权威解答。
孕妇缺碘或致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先天畸形
碘是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营养素,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
国家卫计委提醒,孩子大脑发育从母亲怀孕就开始了。胎儿期和婴幼儿期(1-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严重的造成克汀病、聋哑、智力损伤等。而胎儿所需要的碘全部来自母亲,因此,孕妇碘营养不足会造成胎儿缺碘。如果孕期严重缺碘会出现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
统计显示,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对碘的需要量明显多于普通人群,需要及时补充适量的碘。
此外,成年人缺碘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劳、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我国大部分地区缺碘应长期坚持食用碘盐
碘缺乏病是由于外环境缺碘,造成人体碘摄入不足而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数据显示,我国年消除碘缺乏病以前,碘缺乏病区的儿童中5-15%有轻度智力障碍,6.6‰的人患地方性克汀病(呆傻症),严重影响当地人口素质。
国家卫计委表示,碘缺乏病是可以预防的,最简便、安全、有效的预防方式是食用碘盐。
我国大部分地区外环境(水、土壤等)几乎都缺碘,尤其山区、丘陵、河谷地带、荒漠化地区和河流冲刷地区缺碘较为严重。外环境缺碘的现状很难改变,如果停止补碘,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能维持3个月,因此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
自年以来,我国完成的各类监测或调查(碘缺乏病监测、碘盐监测、高水碘地区调查和高危地区调查)结果显示,人群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范围。
吃碘盐、碘摄入量增加导致甲状腺癌?没证据
近年来,有一种说法称,食用碘盐或碘摄入量增加,会导致甲状腺癌。国家卫计委表示,从数据来看,全球主要国家无论是否采取补碘措施,无论碘摄入量是增加、稳定或下降,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都增加,并且主要以直径小于1.0厘米的微小癌增加为主。相当一部分甲状腺微小癌具有惰性进展特点,恶性度低,预后良好。患者要听从临床医生要求,进行正确治疗或跟踪观察。
数据显示,甲状腺微小癌在人群中患病率较高,隐匿性大且不易被发现,可能陪伴终身。据很多发达国家的尸检报告,生前未被发现的甲状腺癌患病率高达5.6%~35.6%,其中微小癌占到67%。
有研究提示,当前甲状腺癌的“流行”部分归因于甲状腺筛查,并与高分辨率b超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对隐匿癌或微小癌的过度诊断相关。
如何科学补碘?
采用食盐加碘是最为合理科学的补碘方法,也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佳方法。食盐加碘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1、人人受益。生活在碘缺乏地区的居民,无论成年人、儿童、还是未出生的胎儿,可以人人受益。
2、可防可治。食盐加碘既可预防又可治疗因缺碘造成的各种损害。
3、安全无害。食盐中加入的碘量能够严格控制,是以营养素的方式补给,而不是以药物的有效剂量出现,不会带来任何医学上的危险。
4、方便经济。从经济上看,一个三口之家,每年增加1~2元的支出,完全可以被接受。
在食用过程中,一次少买,不大量长期储存;装入带盖的瓷罐或棕色瓶中,放在阴凉干燥处;不用盐爆锅,菜肴出锅时放盐避免碘在高温下挥发。
补充量是多少?
每天碘的最低需要量是75μg,而比较适宜的供应量是它的2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理事会(ICCIDD)共同推荐不同人群每天碘的供给量不同:1岁以内50μg,2~6岁90μg,7~12岁μg,12岁以上及****μg,孕妇和乳母μg。我国规定食盐中碘的加入量出厂时不低于每公斤40mg,到居民厨房不低于每公斤20mg,按这一标准,日食5~10克碘盐,从盐中大约摄入碘~μg。通过食盐加碘,我国已在年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碘盐覆盖率达到93.8%,居民户碘盐合格率达到87.1%。另一方面,人的摄碘安全范围很大,从医学角度讲,每天摄入0μg以下的碘都是安全的。
哪些人不应该补碘?
从健康角度讲,下列人群不宜补碘:
1、高碘地区或高碘性甲状腺肿流行区,我国高碘地区群众的日摄碘量在~0μg以上,无需再补碘,因为长期持续性摄入高碘可造成高碘甲状腺肿。
2、某些甲状腺疾病患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不宜补碘。
3、长期生活在重度缺碘地区的人群,不宜过高过快的补碘,否则患碘性甲亢或其他相关甲状腺疾病的危险性增高。
赞赏
长按北京治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北京白癜风治疗的费用是多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hqd.com/zlbdf/5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