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病:工作实践、病例分享及读书笔记系列之(二)
三观一致的桥本氏病
傅先水
第一篇链接:一个超声医生眼中的桥本氏病系列讲座(一):问题的提出
这里所说的三观,不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是指桥本病的三种观察角度:临床及血清学角度、组织病理角度,和超声影像角度。三者既相互关联又各自不同,由于对该病定义的界定有所不同,加之该病本身的发病规律、转归及其累及的广度和深度的差异很大,因而使得其超声表现犹如川剧特技变脸,一张脸在红、黄、蓝、绿、棕、黑、白之间切换,其本来面目反而常令人迷惑不解。
1由来
桥本病(Hashimotodisease,HD)是以日本人桥本策(HashimotoHakaru,–)的姓氏命名的,特指发生于甲状腺的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巧合的是,桥本策与鲁迅同年出生,20世纪初,日本脱亚入欧,在亚洲率先进入现代化,一大批中国人(仅学医的人就包括鲁迅、孙中山、郭沫若、郁达夫等)去日本学习,试图为危机四伏的中国找到救国良方。有意思的是,那时的德国大学的科技水平已经在全球领先,就在大批中国人奔赴日本时,很多日本人则去德国学习,鲁迅在自传中提到过,他先在仙台学医,后去东京,也曾想自东京去德国但没成功。年,正在德国进修的,来自日本九州大学(KyushuUniversity)医学院的医生桥本策在德国的医学杂志上发表文章,首次描述了一种甲状腺功能低下的4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表现:甲状腺肿大,甲减,镜下见甲状腺自身滤泡被破坏,取而代之的是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及纤维化。桥本策把这种发现称为strumalymphomatosa(类似淋巴瘤样的甲状腺肿),这在当时的医学界,对一类甲状腺肿大伴功能低下,并引起一系列全身症状的疾病的理解提供了崭新的视角,由此为肇端,揭开了该病的研究序幕,直到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除了公认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外,对该病的机理仍然未完全阐明,但通过甲状腺激素(如优甲乐)的补充疗法,医学界已能够控制该病,使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降至最低。除了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桥本病患者的另两个主要隐患,就是容易罹患甲状腺淋巴瘤和甲状腺癌。
图1橋本策(HashimotoHakaru,–)
图2九州大学(KyushuUniversity)以桥本命名的“HashimotoStreet”
2甲状腺的组织学
由于在以后的讲座中,对桥本病(不论是弥漫性还是局限性)超声表现的讨论中会屡屡出现”滤泡破坏”这个词,虽然病理医生再熟悉不过,但对一部分超声医生来说可能稍有点抽象,因此我们先看看正常甲状腺的滤泡是个什么东东。
图3甲状腺组织学:滤泡及上皮细胞
医院是由若干科室组成,每个科室又由一个个员工组成,甲状腺的基本功能单位是甲状腺滤泡,每个滤泡又由上皮细胞组成。在镜下,这些上皮细胞单层排列成花环状,花环的中心为胶质(colliod),这些组织学特点在年首次由Websterson发现(图3)。
胶质内主要成份是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它是甲状腺激素的前身,滤泡细胞在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刺激下,利用胶质内的甲状腺球蛋白合成甲状腺激素T3和T4,释放入血液后可作用于全身,甲状腺激素对维持和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起到重要作用,激素过多过少都是病(有关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的关系参考《达康书记和高功能腺瘤:谁更任性》)。
在甲状腺滤泡的间隙,还散在分布着少量滤泡旁细胞(Parafollicularcells),他们的主要作用是分泌降钙素calcitonin,使血中的钙维持在一个平衡的水平(图4,5)。
图4甲状腺切面组织学:1:滤泡(follicles),2滤泡细胞follicularcells
3滤泡旁细胞(Parafollicularcells)
图5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示意图(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3三观一致的桥本病:临床、病理和超声
桥本病,除了公认是一种针对甲状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理至今仍不太清晰,可能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该病的临床诊断依据,是血液内T4降低,TSH升高,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球蛋白和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TheclinicaldiagnosisisconfirmedbylowserumT4levels,highthyroid-stimulatinghormonelevels,andthepresenceofautoantibodiestothyroglobulinandthyroidperoxidase)(见NEnglJMed;:–)。与此对应的,组织学病理表现为密集而广泛的淋巴细胞浸润,淋巴生发中心形成,甲状腺滤泡破坏(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伴或不伴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图6)。符合上述临床和病理条件的患者,在人群中一生的发病概率约为5%,女性大大高于男性。
图6桥本病的组织学表现:广泛的滤泡破坏,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淋巴生发中心生成,轻微的局部纤维化(维基百科英文网站thyroid词条)
与上述临床及病理表现对应的超声表现,为我们所常见:甲状腺增大以厚径为著,回声不均匀减低,可呈网格状结构,血流信号增多,有时呈“火海征”。滤泡萎缩和胶质减少,淋巴细胞密集浸润都使甲状腺回声减低,纤维增生则形成条索样高回声(血流的增加以后再讲),这是每一个超声医生最熟悉不过的声像图:
图7:桥本病声像图:回声不均匀减低,厚径略增大,血流信号增加甚至火海征。
上述临床、病理和超声三者相统一,就是最“根红苗正”的桥本病,然而,它们只是冰山之一角,实际情况远比此复杂(待续)。
广告:
“华斌的书屋”已经开始接受预定,请大家鐧界櫆椋庤嵂鍖椾含鏈濂界櫧鐧滈涓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hqd.com/zjjs/6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