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该不该限碘?
作者张玄娥来源医脉通内分泌科
医脉通导读
在人群研究中有提示高碘饮食会增加慢性甲状腺炎的患病率,因此对于HT患者应采取低碘饮食,有利于患病率的下降。过多的碘是否会加重病情,尤其是进展到甲状腺功能减退阶段的HT患者是否还需要严格限制碘的摄入,值得探讨。
本文作者:张玄娥医院内分泌科
甲状腺疾病在人群中发病率逐年升高,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utoimmunethyroiditis,AIT)是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据文献报道发病率为1%~2%,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3~4倍。其中最常见的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hroniclymphocyticthyrioditis,CLT)又称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thyroiditis,HT),或桥本病。它由旅居柏林的日本外科医生HakaruHashimoto于年首先报道。桥本甲状腺炎是发生于甲状腺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thyroiddiseases,AITDs),也是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HT发病与遗传、碘代谢紊乱、病毒感染等导致的免疫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其病理特征是甲状腺内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以及甲状腺组织纤维化和腺体萎缩伴腺泡的嗜酸性退行性变,临床以甲状腺功能减退为特征。
桥本甲状腺炎的病变三部曲
桥本氏甲状腺炎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临床表现常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一:无症状性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呈弥漫性、分叶状或结节性肿大,质韧硬,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常有咽部不适或轻度咽下困难。时有颈部压迫感。偶有局部疼痛与触痛。
阶段二: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兼有HT和Graves病的组织学及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为食欲亢进、易疲乏、失眠、烦闷急躁等,部分病人有胫前粘液性水肿及突眼。自觉症状较单纯Graves病轻,稍服抗甲状腺的药即可获良好效果,但也容易出现药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部分患者呈一过性甲状腺功能亢进,为滤泡破坏,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所致。短期功能亢进后出现持续性功能低下或功能正常。
阶段三:甲状腺功能低下80%的患者甲状腺功能可保持正常相当一段时间,中晚期则由于免疫反应对甲状腺组织的持久破坏出现功能低下。逐渐出现怕冷、心动过缓、便秘甚至粘液性水肿等典型症状及体征。
本病进展到第三阶段的快慢有以下特点:(1)女性比男性进展快,女性进展速度是男性的5倍。(2)45岁以后进展快。(3)最初甲状腺抗体滴度高预示进展快。(4)最初TSH升高者进展快。亚临床甲减的HT,如TSH20mU/L,每年有25%进展到临床甲减;对于抗甲状腺抗体阴性、血清TSH10mU/L的人群,亚临床甲减有两年内自发缓解的可能。
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生与环境高碘有关吗?
HT的病因有哪些呢?首先HT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环境因素(如高碘摄入、病毒感染等)触发自身免疫反应,其病因学发生机制包括免疫耐受遭受破坏,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失衡,滤泡上皮表达粘附分子和特异性抗原,导致甲状腺淋巴细胞浸润、甲状腺自身抗体,如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等产生以及滤泡上皮凋亡使滤泡失去分泌功能。
环境因素中高碘摄入是引起甲状腺细胞损伤的原因之一。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成分,饮食和饮水是人体摄入碘的两个主要途径。临床观察发现,补碘后通常会使AITD加重或诱发隐性AITD显性表达。碘充足地区的AITD发病率明显高于碘缺乏地区。处于高碘环境中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其胞内会合成较多的粘附分子、趋化因子配体等,分泌到细胞表面,使淋巴细胞更易粘附甲状腺滤泡上皮,导致甲状腺的损伤。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尿碘与TPO-Ab和TG-Ab呈明显正相关,沿海地区人群尿碘水平和HT患病率均高于内陆地区。限制碘盐摄入,有助于减少HT的发生及发展。
桥本甲状腺炎进展到甲减期还要限碘吗?
在人群研究中有提示高碘饮食会增加慢性甲状腺炎的患病率,因此对于HT患者应采取低碘饮食,有利于患病率的下降。HT患者应该如何限碘?过多的碘是否会加重病情,尤其是进展到甲状腺功能减退阶段的HT患者是否还需要严格限制碘的摄入,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TH是由于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甲状腺滤泡细胞破坏,大部分TH患者会转归为甲减。甲减的患者需采用人工合成的甲状腺激素进行替代治疗,故限制碘摄入对还未到甲减的HT患者有作用,对于已经是甲减并且开始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的患者限制或不限制碘其实意义不大。
限碘也要防止碘缺乏
通过多年实施加碘盐策略,我国已经明显改善了居民缺碘的现况,但是碘缺乏仍然存在,因此限碘的同时还要防止碘缺乏。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给出的碘推荐摄入量(RNI)为:14岁儿童及成人μg/d,孕妇μg/d,和哺乳期妇女μg/d。年3月15日我国新的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开始实施,食盐的平均加碘量由原来的35mg/kg下调至20~30mg/kg,并且提供了20、25、30mg/kg三种标准,允许各省自主选择加碘水平。如以20mg/kg的碘含量来计算,按照每天6g盐的标准,这样就有μg的碘了,完全可以满足普通人群每天对碘的基本需求。但是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孕妇和乳母来说,碘的需要量增加,日常饮食就需要选择一些高碘的食物,比如海带、紫菜,来预防碘缺乏。
碘饮食怎么吃?
除了上面提到的碘盐之外,一些食物中富含元素碘,比如海带、紫菜含碘量最高;虾贝类次之,含盐的加工食品也有一定的含碘量;蔬菜、水果含碘量最少。TH患者应该少吃含碘丰富的食品,如果吃加碘盐,建议不要吃海带、紫菜、海苔、虾贝等含碘高的海产品,也尽量避免含盐的加工食品。如果选择无碘盐,海产品的控制可以适当放宽。饮食宜清淡,多进食维生素含量丰富的蔬菜瓜果。适当摄入硒元素,进食含硒丰富的食物(如坚果、芝麻、芦笋、菌类、蛋类、鱼类),过量的烟酒和咖啡也不适合。因TH的发病与个人体质及感染因素相关,所以保持规律的作息,不熬夜,多运动,增强体质,对TH的预防及预后很有帮助。而保持心境平和、情绪乐观,对稳定和治疗TH也大有裨益。下文表1和表2分别给出不同人群碘元素推荐摄入量和常见食物碘含量,供大家参考。
表1不同人群碘元素推荐摄入量(RNI)
注:数据来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年),RNI为推荐摄入量,AI为适宜摄入量
表2常见食物碘含量(μg/g可食部)
注: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杨月欣、王光亚、潘兴昌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甲状腺病越来越多,都怪碘盐?我们还需要吃碘盐吗?作者阮光锋来源健康朝九晚五
要闻速览
①碘缺乏导致的健康问题比碘过量要严重得多。
②“碘盐造成甲状腺疾病高发”的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③海边城市居民碘缺乏的风险也挺高的,不能放松警惕。
④海带、紫菜、海鱼等补碘食物对于碘的摄入量都贡献非常小。
⑤推荐继续采用食盐加碘以降低碘缺乏疾病的发生率。
中国人吃饭讲究色香味俱全,其中,食物的味道就离不开一种调味料——盐。如果你仔细看家里的盐,会发现绝大多数盐都是加碘的,而加碘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影响人群最多的一种病。女性在怀孕期间缺碘,会导致流产、早产、死产、胎儿先天畸形;儿童缺碘会影响智力发育。从年开始,我国大陆地区开始实行强制性全民碘盐以防治碘缺乏病。
但是,最近几年,人们对碘盐的担忧却越来越多,不少声音认为碘盐有害健康,会导致甲亢、甲状腺结节等甲状腺疾病,甚至不少人认为中国人碘吃太多了、不需要再吃碘盐。
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一起聊聊关于碘盐的那些误区。
误区一
碘盐吃多了会得甲亢
从国际上的研究来看,在一些长期缺碘的地区,的确存在补碘诱发甲亢的问题。但在实际监管时,就需要做风险权衡了:一边是补碘引发的甲亢,一边是缺碘造成的甲状腺功能紊乱。你会怎么选?
实际上,碘缺乏导致的健康问题比碘过量要严重得多。而且,丹麦有研究发现,补碘6年里甲亢总的发生率仅上升了0.04%,况且这种发病率的小幅上升还是可以自行恢复的。
所以,碘盐的收益明显大于可能的风险,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才会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行碘强化政策。
有的人可能会说,那碘盐出现以后,甲亢病人确实在增加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可能导致甲亢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情绪因素等,简单地将原因归结到碘盐身上就太过武断了。
总的来说,从科学的视角来看,说“碘盐导致甲亢”是缺乏足够证据的。
误区二
碘盐会导致甲状腺疾病高发
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食盐加碘和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等甲状腺疾病增多有直接关系。
其实,甲状腺疾病的增加跟目前检测手段提高以及大家对身体健康的日益重视也有很大关系,比如甲状腺结节,因为没什么症状,如果不是体检,很少有人会发现。
数据显示,我国居民甲状腺结节的平均患病率为32.4%,也就是说接近1/3的人都有甲状腺结节。而且,90%~95%以上的结节都是良性的,对身体影响不大,通常不用太担心。
至于碘与甲状腺癌的关系,科学家也做了大量的研究。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碘对甲状腺癌的发生有影响:
①瑞士的一项研究甚至发现,食盐加碘后甲状腺肿瘤的发病率反而逐渐下降。
②世界卫生组织(WHO)也认为,碘摄入充足地区的甲状腺癌发病率低于碘缺乏地区。
所以,“食盐加碘造成甲状腺癌高发”的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误区三
沿海居民不需要吃碘盐
我们知道,碘在海产品中是比较丰富的。而沿海地区的人一般吃海产品比较多一些,所以,很多人就认为海边城市的人不缺碘、不用补,也不用吃碘盐,只有内陆地区的人才需要吃碘盐。
实际情况可能是完全相反的。事实上,我国研究对尿碘水平和膳食碘摄入量进行评估发现,沿海居民的碘营养状况还不如同省的内陆农村,比如浙江、上海、辽宁、福建的沿海地区孕妇碘营养不足的比例甚至高达46%!
从实际情况来看,海边城市居民碘缺乏的风险也挺高的,可不能轻易放松警惕。
误区四
吃海带、紫菜等海产品就不需要碘盐
海带、紫菜、海鱼虾贝类等海产品富含碘,所以,很多人就会认为经常吃海产品的人不会缺碘、不用吃碘盐。但其实这种说法也只是不切实际的神话。
我国调查数据显示,无论是在低水碘还是高水碘地区,海带、紫菜、海鱼等海产品对于碘的摄入量贡献都非常微不足道,一般不超过4%。
为什么呢?海带、紫菜的确是含碘量较高的食物,适当增加这些食物的摄入是可以补充一些碘的,但是它们在我们日常总膳食中的比例太低。所以,对我们获得碘的帮助也太小了……
误区五
中国人不需要吃碘盐
不少人认为中国人的碘摄入已经很高了,不需要再继续吃碘盐。实际上,这完全是不切实际的自我感觉,跟现实情况有很大差距。
首先,从近年的监测结果看,中国人群碘营养处于总体适宜水平。
年全国碘缺乏病监测结果显示,全国没有碘缺乏或者碘过量的省份。但仍有19个省份存在孕妇碘摄入不足(尿碘中位数μg/L)。
其次,相比碘缺乏和碘过量对人体的危害,碘缺乏的危害更为严重。
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人,碘缺乏的危害也不一样:
①孕妇碘缺乏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发育,严重者还会导致流产、胎儿畸形和死亡等;
②胎儿碘缺乏可能会引发大脑发育不可逆的损害,其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新生儿克汀病,并伴随终身;
③儿童和青春期碘缺乏会形成甲肿、智力和体格发育等障碍;
④成人碘缺乏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及其相应的甲状腺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年对食盐加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系统综述和分析,结论认为:推荐继续采用食盐加碘作为降低甲状腺肿大、克汀病、认知功能低下和碘缺乏风险的安全、有效的防治策略。
需要牢记的是,在中国防治碘缺乏病的历史上,曾有过碘缺乏病严重流行的阶段。据20世纪70年代粗略统计,我国有Ⅱ度地方性甲状腺肿万人,患病率为12.85%;典型地方性克汀病25万人,患病率为0.66%。中国大部分地区外环境缺碘,若不坚持食盐加碘政策,碘缺乏病可能会卷土重来。
所以从目前来看,我们还是要继续吃碘盐。
甲亢患者能吃加碘盐吗?来源: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大夫,我查出甲亢好几年了,近两年一直在吃药。可是最近感觉喉咙有点粗,食欲也大,是不是因为食盐里面有碘啊。”
“医生,你不让我吃碘盐,但是现在市场上全是加碘食盐,我跑遍了周边所有的商场、超市、士多店、便利店,都没买到不加碘的食盐!”
“大夫,我怎么会有甲亢啊?是不是因为我以前整天吃的盐里面碘太多了。”
“大夫,得了甲亢能吃碘盐吗。不能吃的话,我在家里可以不吃,但在外面吃饭我总不能让厨师给我放不加碘的盐吧。”
所有上面这些,都是每一位甲状腺专科大夫经常要回答的问题。
甲亢与碘盐有关吗?
甲亢,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下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那么,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是不是与我们日常吃的碘盐有关呢?
这里面主要涉及两类群体,一类是健康人群体,另一类是甲亢病人群体。产生两个问题,第一:健康人每天吃的碘盐存不存在导致甲亢的潜在风险。第二:甲亢病人能不能吃加碘盐。
健康人吃碘盐会罹患甲亢吗?
一些有意思的现象曾经得到过大家的 甲亢患者能否食用加碘盐?
大部分医生会告诉患者要限制碘的摄入,但并不代表一点碘都不能摄入。第一,含碘量太丰富的药物或者食物甲亢病人必须忌口,比如海带、紫菜等海生植物,胺碘酮、碘含片之类的西药,或含海藻、昆布、牡蛎之类的中药,这类东西是甲亢病人必须尽量避免的;第二,含碘量中等的海鱼、海虾、海蟹等海生动物要少吃,偶尔少量食用不会使病情加重。第三,对于加碘食盐来说,需要忌碘的患者也不需要有太多的忌讳。我们知道,碘是一种易挥发的元素,食盐中的碘也是一样。如果我们把碘盐拿到通风处晾晒一下会加快碘的升华,而且在做菜时,通常采用把含碘盐早下锅、多翻炒,并适当延长出锅时间的方法会减少食盐中的碘含量,满足甲亢病人食用的要求。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人每日需摄碘为~μg。我国碘盐平均含碘量约30mg/kg。按每人每日摄入食盐5~10g计算,每日摄碘量约为~μg,而成人碘摄入可耐受上限是每日~1μg。扣除烹调和人体代谢的损失,食用碘盐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碘摄入的推荐量。因此,第二个问题我们也有了答案,那就是“甲亢病人食用加碘盐是安全的”,但应尽量避免过于丰富的东西。
如果把食盐中的碘算1倍,那么,①海带、紫菜、海苔这一类的海产品是0倍;②贝壳类、蟹类是倍;③鱼、虾、鱿鱼、乌贼是10倍;④鸡精是倍。
心情美丽,身体自然健康。如今社会节奏加快,人的压力增大,导致情绪低落,也是甲状腺疾病患者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保持心情平静舒畅、防止过度劳累。
感谢您对“一附院内分泌科”鍖椾含鐪嬬櫧鐧滈鏁堟灉濂戒笓绉戝尰闄?鐩栫櫨闇栭伄鐩栨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hqd.com/zjjs/5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