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挂号 https://m.39.net/disease/a_9389956.html
内容资料来源:
于芳,范子义,马韵涵,等.甲状腺癌化学治疗研究综述.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17(01):-.DOI:10./cma.j.cn.--
王玉书,刘佳依,王超.甲状腺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国际免疫学杂志,,45(04):-.DOI:10./cma.j.issn.-..04.
甲状腺癌,作为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的恶性肿瘤,因其初期症状的隐匿性,让许多患者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健康的危机。在重庆,28岁的谭芳芳(化名)就经历了这样一场惊心动魄的健康考验。
一、案例回顾
谭芳芳(化名)是一名广告公司的策划人员,工作压力巨大,常常加班至深夜。为了完成项目,她时常连续数日只睡三四个小时,饮食也极其不规律。
年3月的一天,谭芳芳在一次公司组织的体检中,被查出患有甲状腺结节。B超显示,她的甲状腺右侧叶有一个0.8cm×0.6cm的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医生建议她定期复查,观察结节的变化。
然而,繁忙的工作让谭芳芳很快就将医生的嘱咐抛诸脑后。她继续着高强度的工作,每天靠咖啡和快餐维持精力。
年5月,谭芳芳开始感觉喉咙有些不适,吞咽时总有异物感。起初,她以为是上火导致的喉咙发炎,并未太在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不适感越来越明显,她的声音也逐渐变得嘶哑。
意识到情况不对医院复查。这次的B超结果显示,甲状腺结节已经增大到1.5cm×1.2cm,边界变得模糊,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血流信号丰富。医生建议她进一步做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穿刺活检的结果是甲状腺癌。这个消息让谭芳芳瞬间愣住。
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与遗传、辐射、碘摄入异常、不良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会出现颈部肿块、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
确诊后,谭芳芳在家人的陪伴下,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治疗之路。首先进行的是全面的检查,包括甲状腺功能检查、颈部CT检查、胸部X光检查等。
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她的甲状腺素(T3、T4)水平降低,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升高。颈部CT检查发现,肿瘤已经侵犯了周围的组织和淋巴结。胸部X光检查未见明显转移灶。
医生根据她的检查结果,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首先进行了甲状腺全切手术,手术过程中,医生小心翼翼地切除了她的甲状腺组织,并对周围的淋巴结进行了清扫。手术很成功,但术后谭芳芳出现了低钙血症的并发症,表现为手脚麻木、抽搐,需要长期补充钙剂。
术后一个月,谭芳芳开始接受放射性碘治疗。治疗过程中,她出现了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体重也急剧下降。但她始终咬牙坚持,期待着病情能够得到控制。
在治疗期间,谭芳芳定期进行甲状腺球蛋白(Tg)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检测。Tg是甲状腺癌术后监测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重要指标,如果Tg水平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肿瘤残留或复发。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谭芳芳的病情逐渐稳定,各项指标也趋于正常。她以为噩梦终于结束,开始逐渐回归正常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年10月,谭芳芳在一次复查中,发现Tg水平升高,颈部B超显示颈部淋巴结有肿大的迹象。医生怀疑是肿瘤复发转移,建议她再次进行穿刺活检。
穿刺结果证实了医生的担忧,谭芳芳的甲状腺癌复发并转移到了颈部淋巴结。这个消息让她再次陷入了绝望。谭芳芳又惊又怕,再次质问医生:“我一直都很注意,为什么还会复发?”
医生摇摇头说道:“你这病复发是有原因的,虽然你尽量控制了,但你忽视了起床后的这两个习惯,它们才是导致你复发的元凶。”
一、起床后的2个恶习
剩余40%未读最低0.79元/天订阅作者,解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