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

年5月15日是我国第27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众志成城战疫情,科学补碘保健康”。旨在通过普及碘缺乏病防治相关知识,使公众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做好科学补碘工作,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对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工作的认同和支持。

1、什么是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使机体摄入不足所致的一系列损害,除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两种典型表现外,是主要的是缺碘影响胎儿的脑发育,导致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的迟滞或永久性障碍,造成病区人口的智能损害。缺碘也可导致流产、死产、先天畸形和新生儿死亡率增高,因此影响优生优育、人口素质的最广泛、最实质的问题。

2、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

  (1)地方性甲状腺肿:是指甲状腺不同程度增大,出现颈部变粗,重者可出现呼吸及吞咽困难。

  (2)地方性克汀病:智力低下、聋哑、生长落后,运动神经功能障碍,出现下肢痉挛瘫痪以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粘液水肿、反应迟钝、嗜睡、无精神、怕冷、食欲低)等。

  (3)亚临床型汀病:轻度智力落后,轻度听力及语言障碍,轻度神经运动障碍,轻度体格发育落后,激素性甲低。

3、为什么将碘称为智力元素?

  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所必不可缺的重要原料,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如果人体缺乏碘就会引起一系列病变,阻滞胚胎生长发育,影响神经系统及智力的正常发育,导致弱智或智力残疾。

  胚胎期严重缺碘,可导致神经系统、听器官、甲状腺等发育缺陷或畸形,产生呆傻、聋哑等残疾;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如果缺乏,则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量就减少或不足,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不足,进而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首当其冲的是对神经系统与智力发育的影响,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智力损害,甚至智力残疾。

4、碘缺乏病主要有哪几种补碘方法?

  由于碘缺乏病是环境缺碘所致,因此补碘是防治碘缺乏病最有效的措施。目前补碘的方法是食盐加碘、口服碘油丸、饮水加碘、含碘药物、碘茶、碘化食品、富碘食物(海产品)。

5、食用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好办法:碘盐不仅安全、有效、经济、容易推广,又符合微量、长期性、生活化的要求。

  (1)安全、有效。

  食用这种碘盐即可保证每日对碘的需要量。如果每人每日吃进5-15克(平均10克)的碘盐,每天即可获得-微克(平均微克)的碘,足以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量。这种剂量即不会造成浪费,又不会造成不良反应。

  (2)生活化、长期性。由于外环境缺碘、人类需要长期适量补碘。而人类无论种族、民族、年龄、性别都必须每日吃适量的盐,所以食盐是补碘的最好载体。通过吃盐,能能保证补碘生活化,适量化及持久性。

  (3)经济、易推广。食用碘盐很经济,用钱少,只需花少量的钱即可解决防治疾病的大问题。

6、居民购买、存放和食用碘盐应注意什么?

  碘盐必须有包装和碘盐标志。居民在购买碘盐时,要辨认清楚。

  购买的碘盐要妥善保存:

  (1)盛放碘盐的器皿应为棕色遮光的瓶或陶瓷罐并有盖。

  (2)碘盐应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日光直射和吸潮,离开灶台存放避免高湿影响。

  (3)碘盐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应随用随买,适当储备。

7、为防止碘丢失,食用碘盐时就注意:

  (1)不能用水淘洗。

  (2)炒菜、烧菜和煮汤菜时,不宜过早放盐,宜在食物快熟时放入。

  (3)不要把碘盐放在锅里炒,更不要放在锅里煎炸。

年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核心信息

一、碘是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微量营养素

1.碘是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营养素,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

2.甲状腺激素参与身体新陈代谢,维持所有器官的正常功能,促进人体尤其是大脑的生长发育。

3.孩子大脑发育从母亲怀孕就开始了。胎儿期和婴幼儿期(0-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严重的造成克汀病、聋哑、智力损伤等。

4.胎儿所需要的碘全部来自母亲,孕妇碘营养不足会造成胎儿缺碘。如果孕期严重缺碘,会出现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

5.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对碘的需要量明显多于普通人群,需要及时补充适量的碘。

6.成年人缺碘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劳、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二、食用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最简便、安全、有效的方式

7.碘缺乏病是由于外环境缺碘,造成人体碘摄入不足而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我国0年消除碘缺乏病以前,碘缺乏病区的儿童中5%-15%有轻度智力障碍(智商50-69个点),6.6‰的人患地方性克汀病(呆傻症),严重影响当地人口素质。

8.碘缺乏病是可以预防的,最简便、安全、有效的预防方式是食用碘盐。

9.我国大部分地区外环境(水、土壤等)几乎都缺碘,尤其山区、丘陵、河谷地带、荒漠化地区和河流冲刷地区缺碘较为严重。外环境缺碘的现状很难改变,如果停止补碘,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能维持3个月,因此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

10.自0年以来,我国完成的各类监测或调查(碘缺乏病监测、碘盐监测、高水碘地区调查和高危地区调查)结果显示,人群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范围。

三、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食用碘盐或碘摄入量增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

11.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无论是否采取补碘措施,无论碘摄入量是增加、稳定或下降,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都在增加,并且主要以直径小于1.0厘米的微小癌增加为主。

12.相当一部分甲状腺微小癌具有惰性进展特点,恶性度低,预后良好。患者要听从临床医生要求,进行正确治疗或跟踪观察。

13.甲状腺微小癌在人群中患病率较高,隐匿性大且不易被发现,可能陪伴终身。据很多发达国家的尸检报告,生前未被发现的甲状腺癌患病率高达5.6%~35.6%,其中微小癌占到67%。

14.有研究提示,当前甲状腺癌的“流行”部分归因于甲状腺筛查,并与高分辨率B超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对隐匿癌或微小癌的过度诊断相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hqd.com/zz/89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