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的妈妈也会生病,也需要吃药治疗。但是为了宝宝,有的药物还是不能碰的。都有哪些药物呢?
哺乳期的妈妈因为要哺育宝宝,所以很多药物都是不能碰的,因为就怕药物会影响到妈妈的身体,或者药物进入乳汁从而影响到宝宝的健康。那么这些药物都有哪些?下面田老师就来做一个简单的总结给大家——
能退乳的药物
中药包括炒麦芽、花椒、芒硝等。
西药包括左旋多巴、麦角新碱、雌激素、维生素B6、阿托品类药物、利尿药。
因为这些药物能退乳,所以在哺乳期不能吃。
抗细菌和抗病毒药物
青霉素类药物很少进入乳汁,但在个别情况下可以引起宝宝发生过敏反应。青霉素过敏是能致死的。
磺胺类药物是弱酸性,不易进入乳汁,对宝宝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但是宝宝的药物代谢酶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而且肝脏还没全马力运转,代谢药物功能很弱。所以如果少量磺胺进入宝宝体内,可使宝宝血浆内游离胆红素增高,如果宝宝缺少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那么宝宝会发生溶血性贫血。
异烟肼在乳汁里的浓度和血药浓度很相近,虽然在人类尚未证实有不良情况,但是哺乳期间的妈妈还是要充分权衡利弊。所以如果要用异烟肼就一定要停止哺乳。
灭滴灵因为对宝宝的作用还不明确,所以要慎用。
四环素和强力霉素很容易进入乳汁,特别是四环素可以损害宝宝的牙齿,造成著名的“四环素牙”,引起永久性牙齿发黄。
庆大霉素和链霉素,能跟快进入乳汁并形成高浓度状态,会对宝宝的听力系统造成毁灭性打击,所以要忌用。
金刚烷胺被妈妈吃了以后,会进入乳汁,这个药会导致宝宝呕吐、皮疹、尿储留,所以要忌用。
镇痛类药物
氨基比林和含有氨基比林的药物,比如去痛片、安痛定等,能很快进入乳汁,所以要忌用。
麦角胺可以导致宝宝发生胃肠功能紊乱、心血管系统不稳定,甚至发生惊厥,所以要忌用。
水杨酸类药物比如阿司匹林,可以导致宝宝出现黄疸,所以要慎用。
激素类药物
甲基硫氧嘧啶用于治疗甲亢,但是它可以对宝宝的甲状腺功能造成抑制,所以要忌用。
硫脲嘧啶可以导致宝宝甲状腺肿和颗粒性白细胞缺乏症,所以要忌用。
皮质激素、黄体激素,可以导致宝宝发生黄疸或加重黄疸、溶血等,所以要忌用。
抗肿瘤药物
抗肿瘤药物可以随乳汁进入宝宝体内,抑制骨髓功能,所以要忌用。
精神类药物
苯巴比妥和阿米妥,可以通过血浆-乳汁屏障,在宝宝体内形成较高的药物浓度,一旦停药会使宝宝有停药反应,表现为不安定、易惊扰、爱啼哭、爱抖动等。
地西泮和劳拉西泮可以通过乳汁,使宝宝嗜睡,而宝宝代谢掉它却很慢。
卡马西平可以进入乳汁,浓度是血药浓度的60%,所以要忌用。
其它
阿托品能在乳汁中形成高浓度,会损害宝宝的听力通,所以要忌用。
利尿剂可以通过血浆-乳汁屏障,所以要慎用。
溴化物可以突破血浆-乳汁屏障,可以使宝宝出现嗜睡状态,甚至出现皮疹。
肝素可以造成宝宝凝血机制障碍,极易出血。
不列举不知道,一总结吓一跳。没想到有这么多药物都对哺乳期妈妈和宝宝有不良影响。
妈妈们真的是辛苦了!
向天下的妈妈们致敬!
赞赏
长按涓鍖婚櫌鏇濆厜璧勮川鐧界櫆椋庢棭鏈熻兘娌绘剤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hqd.com/zz/6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