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邀请到的嘉宾是:黄伟民姚廷敬
黄伟民:蚌医一附院肿瘤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疑难病门诊专家。从事肿瘤专业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年,在常见及少见肿瘤的诊断、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既突出肿瘤的根治效果又突出合理的功能保全与良好的生存质量。对早期肿瘤的诊断、晚期肿瘤及肿瘤复发与转移的处理经验独到,尤其是:甲状腺、乳腺及胃肠道的疾病与肿瘤,研究深入、诊断准确、治疗合理、疗效显著。期间,在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等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姚廷敬:蚌医一附院肿瘤外四病区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两篇sci.主持安徽省教育厅课题一项,蚌埠市科委课题一项。年到上海微创中心进修微创外科。,年被两次被评为院医疗先进个人,年被评为院优秀共产党员。聘为蚌埠市医疗鉴定库专家。为抗癌协会安徽省理事,蚌埠市肿瘤协会委员。专业特长是:乳腺、甲状腺以及消化道肿瘤的外科治疗。
粗脖子病是甲状腺疾病的一种,主要是指碘缺乏地区流行的甲状腺肿,近年来随着碘盐推广,这类病人已经很少见到。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上有结节样占位,可以是实质性的(硬块),也可以是囊性的。甲状腺结节分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
做什么检查可以发现有这个甲状腺结节呢?
甲状腺结节可以通过临床体检及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发现,其中甲状腺超声以简单、方便、无创等优点在临床应用最多。
体格检查
必须同时检查颈部淋巴结,注意区别颈部肿物是否来源于甲状腺。
超声波检查
探测甲状腺结节的形态、大小、数目及与周围血管、肌肉等组织的位置关系;
确定肿块是囊性还是实性,血流供应等;
明确颈部淋巴结的情况;
该项检查无创、经济且可易于重复;
目前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疾病的敏感性在97%以上,因其对直径2mm左右的结节可清楚分辨,故常可发现早期隐匿性病灶,其诊断符合率可达9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和超声科医生技术和经验密切相关。
CT及MRI检查
可清楚显示甲状腺肿瘤的大小、形态及与气管、食管、血管的位置关系,充分明确癌肿侵犯范围,为手术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放射线核素扫描
应用放射性核素I或99mTc扫描甲状腺。冷结节约10%~15%为恶性,也可见于甲状腺囊肿、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炎。热结节可以是高功能腺瘤或结节性甲状腺肿,但也有2%可能为恶性。
实验室检查
查明甲状腺功能有无异常,协助明确甲状腺肿物性质。
常用的有:T3、T4、TSH、FT3、FT4、TPO、TG、TGAB、TMAB、血浆降钙素(calcitonin)、ESR等。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
优点:超作简单;不需麻醉(儿童亦可接受);
缺点:目前国内缺乏熟练掌握细胞学诊断的医学人才,诊断率不高。
得了甲状腺结节都要做手术么?有哪些治疗方法呢?
对于甲状腺结节患者,经有经验的头颈肿瘤外科医师体检并进行相关检查后,可根据其病情进行相应处理:
一临床观察:
对于临床发现有甲状腺结节直径在1cm以下,甲状腺功能正常及排除恶性可能的情况下可,定期随访。
二保守治疗:
1)未合并恶变体征的甲状腺结节;
2)伴发甲状腺功能改变的结节;
3)年老体弱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包括TSH抑制治疗,化学切除、放射性碘治疗及中药治疗等。
三外科治疗:
1)甲状腺单发结节:如遇临床可触及的单发结节应首先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因甲状腺单发结节有10%~25%以上可能为恶性肿瘤。一般主张行患侧腺叶切除,且术中探查气管周围有无肿大淋巴结,若有应行区域淋巴结清除术。
2)甲状腺多发结节:经多年临床实践,我们认为如未合并诸如严重的气管压迫、甲状腺功能亢进、疑有恶变等,一般不宜行外科治疗。对于病变时间较长,影响外观,且已伴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桥本病患者,也可考虑行全甲状腺切除,可使患者根除病变,防止恶变,但术中必须仔细分辨甲状旁腺。
3)甲状腺恶性肿瘤:甲状腺癌病理类型较多,但除未分化癌外,主要的治疗手段是外科手术
甲状腺腺癌治疗效果怎么样?术后也要做化疗么?
甲状腺腺癌有多种病理类型,预后也不同。甲状腺乳头状癌最为常见,占到60-70%,属于低度恶性肿瘤,五年生存率可高达95%,年龄和预后关系密切,45岁以下患者预后相对较好,部分儿童期和45岁以上患者预后常较差。
甲状腺滤泡状癌(次常见)和髓样癌预后相对较差,较少见的差分化癌预后最差,确诊后多在12个月内死亡。
分化型甲状腺癌对放射治疗敏感性差,单纯体外放疗对甲状腺癌的治疗并无好处,除甲状腺差分化癌外放疗仅适用于以下情况:
1)肿瘤侵犯喉、气管、动脉壁,为保留器官肉眼所见切除干净,但安全界不理想,高度怀疑在微观上有残余癌的
2)肿瘤侵犯邻近器官,因身体其他原因不能做广泛切除的,肉眼所见有残余癌的。
甲状腺癌在术后要注意什么问题?
分化型乳头状腺癌和滤泡状腺癌均有TSH受体,TSH可通过其受体影响分化型腺癌的生长和功能,抑制垂体的TSH对可能残余的癌细胞的刺激,减少复发的机会,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在术后均应终身服用甲状腺素片,以抑制TSH的分泌。
全甲状腺切除后病人服甲状腺素一方面是替代治疗,补充甲状腺素的不足,同时也抑制了垂体的促甲状腺素的产生。国内一般用干甲状腺片,每日90-mg,也可选用左甲状腺素,每日-μg,要定期测定T4和TSH来调整药物剂量。
甲状腺疾病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1)哪些疾病需要低碘饮食?
在临床上甲状腺疾病的患者如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甲亢)、桥本氏甲状腺炎或甲状腺癌患者常常需低碘饮食”。
2)“低碘饮食”,请尽量避免下列食物:
①海藻类:海带、紫菜等;
②加碘食盐、酱油等咸佐料等;
③鱼类:海洋鱼(新鲜带鱼等)、蛤、牡蛎、海洋虾(包括虾皮)、腌制鱼类等;
④肉类:加工肉、罐头肉等;
⑤加工水果:罐头水蜜桃,腌制水果等;
⑥腌制酱菜等;
⑦咸面包、苏打饼、加盐食品等;
⑧饮料:茶等;
⑨药物:含碘之咳嗽药水,有机碘制剂及放射诊断检查用的显影剂等;
⑩其他:薯片、披萨饼、加盐之坚果等。
请尽量购买“低碘盐”(必要时选用“无碘盐”)食用,或食物内少加盐。
电话提问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长期口服左甲状腺素应注意些什么?有哪些风险?
左甲状腺素效能稳定,长期服用不会对机体造成不利影响。
每个人身高、体重、活动量不一样,所以甲状腺素的使用剂量也不一样,高龄妇女、心功能不全者开始剂量要小,逐渐增加;
由于甲状腺素不易透过胎盘,在妊娠期间的病人不必停用甲状腺素,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
甲状腺素在乳汁中很少,服甲状腺素的病人哺乳也不会影响婴儿的健康;
由于其吸收不完全,特别是与食物同时服用时吸收率不定,因此最好在空腹时服用,服药4-6周后查T3/T4/TSH,观察用药量是否合适。
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可致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可以导致患者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影响神经肌肉功能从而增加老人和绝经后妇女骨折风险,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以及补充适量的钙剂对于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的人群是有益的;
过量服用左甲状腺素可能引起心率加快,甚至心力衰竭,因此建议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