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部署,深化佛山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培育一批紧贴群众需求的精品志愿服务项目,打造一批讲政治、有专业、在基层的志愿者队伍,推动佛山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制度化、专业化、常态化,佛山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中共佛山市委宣传部、佛山市文明办组织开展-年度佛山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征集活动。大良街道围绕红色文化教育主线,以“红色起点童心传承”大良青少年导赏志愿服务项目,将开展一系列青少年本土红色教育活动。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鲜明的爱国主义底色。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它肩负着红色革命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双重任务。4月17日,在北区社区开展的第二场“红色起点童心传承”大良青少年导赏志愿服务项目活动,加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凝聚力,大良团委、大良志愿者联合会联合大良北区社区团委带领20个青少年家庭踏上了大良红色文化的传承之路——北区社区爱国主义体验课堂。
活动开始前,工作人员为青少年家庭派发北区社区的爱国主义宣传资料,随后由社区讲解志愿者带领参加人员参观并介绍了吴宗伟文体活动中心、锦岩南街(侨文化长廊)、陈岩野先生祠。参观后,主办单位还集中到吴宗伟文体活动中心,开展现场学习后的分享会,组织亲子家庭互相口述参观感受,期望能通过聆听一段段感人事迹,提高当代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让孩子们在书本知识之外缅怀先烈,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爱国情感。
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用红色文化传承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意义深远本次活动由北区团委委员、“传承红色基因”青少年志愿宣讲队的队员曾燕珊负责讲解。北区社区拥有大良街道内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古有多年历史的锦岩古庙,在锦岩山一带,建有陈岩野先生纪念堂、雪声堂、陈岩野先生祠、陈岩野墓;今有侨捐项目吴宗伟文体活动中心和罗学坚纪念大楼两座文化活动中心,且在环境优美的桂畔河旁有桂畔文化广场,丰富的载体与深厚的历史文化为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形成了北区社区独有的爱国主义教育宣传的链条。
除此以外,北区社区还是顺德大良近现代革命发源地之一。随着年中共顺德县支部的成立,在这长达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革命老人何秋如、爱国民主人士陈椒蕃、革命根据地老人罗守真、爱国华侨谈季燊等先烈为祖国的解放事业洒下了热血,带领着大良走向独立、走向自由、走向富强。
红色文化是具有宏大正能量、值得不断发扬和传承的优秀文化。北区社区利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用红色文化厚植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走进红色历史、领悟红色精神、践行红色使命,厚植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红色历史,既是学习好党史和新中国史的客观要求,也是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基础。
4月17日,大良团委、大良志愿者联合会联合大良北区社区团委,以故事的形式,继续为这20个青少年家庭分享讲解北区的党史文化、北区老党员的革命故事、陈岩野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等内容。
无论是战火纷飞的革命时代,还是艰苦奋斗的建设时代,直至今天波澜壮阔的新时代,红色基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更用传承的方式把爱国主义情怀厚植新时代青少年心中。
信息化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语言,北区社区则把握了时代与技术的更新,在建设锦岩南街,即侨文化长廊时,为了展示华侨华人在海外艰辛的发展史,和对家乡经济发展所做出的支持和贡献,以及将北区历史中的名人风采和民风民俗等,以此推动顺德文化的传承,激活推广“乡贤文化”,为每幅壁画都设置了 由此,红色文化、爱国主义通过有形的实物传递出无形的红色基因与民族精神,信息化使红色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打破了地域、时间之间的限制,使红色文化与时俱进,更使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播与时俱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