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白癜风治疗 http://www.xuexily.com/npxxc/yznpx/m/1686.html
81岁的李奶奶(化名)颈部长有肿物已经20余年了,同时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平日里,颈部的肿块似乎没有影响她的生活:她常常骑着摩托带外甥女玩,一口气还能爬三楼。因为不想麻烦子女照顾,李医院就诊。然而,正是这表面下的“风平浪静”,让李奶奶一家忽视了疾病的风险。
近日,李奶奶因突发呼吸困难,且病情严重、复杂,转入医院。由于肿物巨大,压迫气管,气管最狭窄处直径仅3毫米,为手术带来巨大风险。
肿物压迫下气管只有3毫米,
一场小感冒都可能导致窒息
“3毫米的气管,一场小感冒都可能导致窒息。对于麻醉插管来说,更是极其困难的。”据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支部书记、甲状腺外科副主任徐向东教授介绍,李奶奶的颈部肿物巨大,压迫气管,气管明显狭窄,直径仅3毫米。不仅如此,李奶奶颈部的肿瘤还毗邻颈部大血管、颅底,极易损伤喉上、喉返神经、甲状旁腺,且术前穿刺肿物为恶性肿瘤,手术难度、风险巨大。
颈部肿物巨大,压迫气管,气管明显狭窄,直径仅3毫米。
“肿物存在时间长、气管长期受压、狭窄,严重情况下,气管可能像一张薄纸一样。切除肿瘤后,很可能造成气管塌陷、窒息风险高。”徐向东表示,气管切开术能够临时为气管与外界建立一个通道,但也可能带来皮下气肿、感染、出血等风险。患者术后需带气管套管两周才可能拔除,气切后患者无法正常讲话,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老人家年龄太大了,在ICU里多住一天,就会多一天感染的可能。”而若不行气管切开,则术后可能气管塌陷,无法顺利拔除气管插管,需再次行气管切开手术。
最终,经术中徐教授仔细评估气管壁硬度等情况,并制定好后续多套应急预案,决定先试试不做气管切开,最大程度保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若拔管后有呼吸困难就在复苏室气管切开
手术后,李奶奶被转移至麻醉复苏室内,由甲状腺外科徐向东教授,麻醉科黄文起教授、杨璐教授密切监测患者呼吸情况及复苏情况,经充分评估后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患者呼吸平顺。“就李奶奶的情况来看,术后直接拔管是有窒息风险的,但拔管可以让老人家恢复得更快一些。为了规避风险,我们几位专家一直在病床前密切观察。直到患者呼吸情况及血压、心率等全身情况均稳定后,我们才护送患者进入ICU监护治疗。”徐向东说。
李奶奶于ICU密切监护一夜后,全身情况稳定,转回普通病房。术后第一天,就能自行下床活动、正常进食,并且无声音嘶哑、手足麻木等不适。术后第三天,拔除伤口引流管,李奶奶顺利出院,且术后无并发症。后来,李奶奶一家还送来了锦旗和感谢信。
“手术非常顺利,患者出血量未超过20ml。手术的成功,来源于甲状腺外科、麻醉科、ICU团队的通力合作,来源于患者和患者家属给予我们充分的信任和支持。”徐向东感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hqd.com/bdfnzym/14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