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广州日报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
在肿瘤面前,不要以为年轻是“护身符”。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预防肿瘤的高危因素,做好早期筛查非常重要。即使得了肿瘤,也要坚信,只要不放弃,生命依旧有晴空。
我希望病人们能被爱包围,爱是希望,是奇迹。有了爱,我们在抗击癌症的路上才能越战越勇。
很多人觉得,好人就不应该得肿瘤,但其实得肿瘤并不是一种惩罚,生老病死都是人生的组成部分。从根源来说,肿瘤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环境的因素,有自身基因的因素,唯独没有好人坏人的因素。
——邱妙珍
“得了癌症,并不意味着失去一切希望。”这句话,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肿瘤内科的女医生邱妙珍曾对患者说了无数遍,鼓励他们勇敢抗癌。万万没想到,有一天,这一句话,她要说给自己听。那时,她不满28岁,当肿瘤医生六年多,当妈妈仅仅一个多月。
在第23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到来之际,4月16日,邱医生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讲述了五年前刚确诊时的这段心路历程,希望能给病人一些启发。
医生变患者,确诊时她失声痛哭
年3月份的一天,生下儿子还不到两个月的邱妙珍如约去做产后B超复查。因为遇到大学同学,在同学的提醒下,邱妙珍顺道做了甲状腺和乳腺的B超。拿到B超结果的那一刻,她的眼泪哗哗地掉下来,找到没人的角落,独自来就诊的她失声痛哭。
“那时,我已经当了六年的肿瘤医生。工作中跟无数刚确诊的病人说过‘有了肿瘤也没关系,要坚强乐观地面对。’但是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依旧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也瞬间明白了患者的感受。”她说,尽管从职业的角度,她清楚地知道甲状腺癌的预后很好,可以根治,但还是难过,不明白为什么癌症会找上自己,“我还这么年轻,我刚刚生了儿子,工作刚刚稳定……”
她回忆,在确诊癌症之前,自己没有任何不良生活习惯:不吸烟、不喝酒,虽然工作辛苦,但是作为年轻人,她觉得“hold得住”。唯一可能的患癌风险,或许来自职业。甲状腺对放射性敏感。在和刚刚做完核素检查的患者的接触中,医生理论上有可能受到“放射污染”,但理智告诉她,那是极其微弱的。
“只能说,人生有太多事无法用道理来解释。按热播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说法,这或许是我应该经历的‘劫’。”邱妙珍很快接受了从“肿瘤科医生”到“肿瘤病人”的身份转变,但她不甘心向肿瘤屈服。
抗癌路上,她做了这些正确的事
邱妙珍毫不犹豫地开始抗癌治疗。第一步是,弄清楚肿瘤是恶性还是良性的。
作为一个潮汕姑娘,全家只有她一人是医生,邱妙珍默默消化了肿瘤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回到家中,还要安抚忧虑不已的老公和父母。拿到检查报告十天后,医院做了右半甲状腺切除术。“麻醉醒来,家人告诉我病理活检显示肿瘤是恶性的时候,我内心波澜起伏。”她说,因为在那一刻之前,她仍抱着希望,希望肿瘤是良性的。
幸运的是,邱妙珍摘除的恶性肿瘤因发现得早、干预得及时,没有侵犯周围淋巴,手术后仅需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并不需要做碘化疗。接下来,她每年定期复诊,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再也不会因为觉得“年轻”就对肿瘤和其他疾病掉以轻心。
启示:1.人生太多事情无法用道理来解释,癌症不会因为是否是医生、是否是年轻人、是否生活方式健康而发生,一切都是不确定的。2.癌症诊断书不是死亡宣判书,它有治愈的可能,我们需要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当然还有金钱储备——重疾保险。
赞赏
长按江西治疗白癜风医院治疗白癜风的小偏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hqd.com/zz/6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