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为甲亢,通常是由于甲状腺过多地合成、释放甲状腺激素而引起的机体代谢水平过高和交感神经兴奋的病症,这类甲亢称为“原发甲亢”,以“Graves病”最常见。
原发甲亢是不是都要手术治疗呢?今天帮助大家了解原发甲亢的外科治疗小常识。
什么情况下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治疗?
对于原发甲亢多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有时候也采用放射碘等治疗。
而一旦出现了下列情况,则建议患者考虑接受外科手术治疗:
(1)颈部甲状腺明显肿大,并出现了明显的局部压迫现象,听诊器听诊有明显血管杂音,药物治疗后甲状腺无明显缩小;
(2)同时伴有结节性甲状腺肿或者高功能腺瘤;
(3)被证实或怀疑甲状腺恶性肿瘤;
(4)内科治疗效果不理想,多次复发;
(5)计划4~6个月内怀孕的,且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特别高;
(6)患有中到重度活动性甲亢眼病。
那是不是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都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呢?
答案是:不一定!
如果原发甲亢患者的身体条件较差,伴有冠心病、心肺功能差及高血压等慢性病,手术风险增大,手术治疗应慎重。
全身情况不能耐受手术、浸润性突眼患者也应禁忌手术治疗。
还有一群特殊的患者,那就是育龄期和妊娠妇女,因为未控制的甲亢存在流产、早产、先兆子痫、胎盘早剥等发生风险,早产儿、胎儿宫内生长迟缓、足月小样儿等危险性也有所增加,同时亦有可能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甲亢。
所以原发甲亢未得到很好控制,不建议育龄期妇女怀孕,如正在接受药物治疗且甲亢控制,在停用药物或相关药物治疗减少到最小剂量后可考虑怀孕。
如果妊娠期间发现患有原发甲亢,首选药物治疗,仅在需快速控制甲亢和抗甲状腺药物不能使用的情况下考虑外科治疗,虽然甲状腺切除在孕中期相对安全,但仍有4.5%~5.5%的早产可能性。
术前要做哪些准备?
与其他甲状腺手术不同,原发甲亢患者确定需要进行外科治疗时,不能“急于一时”,还必须接受完善的术前准备。
首先必须经抗甲状腺药物控制心跳和血压,通常一直服到术前5~7天停用,改服碘水(卢戈氏液)3次/天,每次10滴,2~3周后才能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
手术术式有哪些?
对于外科手术的术式,可选择全或近全甲状腺切除术,这也是近年来对于原发甲亢外科治疗的首选术式。
全甲状腺切除术,顾名思义是指切除全部甲状腺腺体;而近全甲状腺切除术是包括双侧腺叶各保留2-3g组织或一侧全切、对侧保留4-6g组织。
甲亢手术治疗会带来哪些风险?
甲亢手术最危险的并发症是出血和甲亢危象。
出血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手术中止血不彻底、结扎线脱落或凝闭的血管术后血压升高、咳嗽等刺激导致再行开放,从而引起伤口内淤血,发生率为1-2%。
患者会感觉颈部肿胀,严重的话会有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处理方法主要是通畅引流将淤血排出。如果发生严重的出血则需要开放伤口进行血管的缝扎处理。
甲亢手术另一个危险的并发症是甲亢危象,可能是由于手术中挤压甲状腺腺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大量的释放入血,其发生率低,约0.3-0.8%,但死亡率却高达10-30%。
发生甲亢危象时,患者会有心率加快、高热、大汗淋漓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出现心功能衰竭或昏迷。预防甲状腺危象发生的关键是完善的术前准备和精细的手术操作。
除上述手术并发症外,还有切口感染、神经损伤、手足麻木等。
切口感染在抗炎及通畅引流下将会较快的愈合;喉返神经损伤的患者术后会有一过性的声音嘶哑,大多数的患者声音会在术后6个月左右恢复;手足麻木是由于手术后甲状旁腺的血液供应受到了影响,术后补充足量的钙和维生素D可有效缓解不适的症状。
切除甲状腺后是不是“一劳永逸”?
不再会出现甲状腺疾病了呢?
原发甲亢患者接受甲状腺切除手术时,如果甲状腺残留过多,仍有一定概率会发生甲亢复发。
轻者可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重者则需接受放射性碘治疗或重新手术治疗,但再次手术风险会显著增加。
很多患者担心,甲状腺切除后无法正常分泌甲状腺激素会对机体造成影响,其实不然。如在术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常表现为术后无力、水肿,T3、T4值持久低于正常值下限,患者无需过分担忧,可以通过“把甲状腺放进药盒里”来解决这一问题,也就是口服甲状腺素进行替代治疗。
通过上述内容,你对原发甲亢的外科治疗是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呢?
在遇到“甲亢”时,我们要冷静应对、不忙不躁,与临床医生一起全面评估病情,选择最为合适的治疗手段和方法,科学沉着地“击败甲亢”。
作者:陈隽(上海交通大医院)
审校专家:王卓颖(上海交通大医院)
文章来源:Thyroid科普平台
图片来源:hippopx
排版编辑:甲友天地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